关闭

举报

  • 提交
    首页 > 商家企业 > 正文
    购物车
    0

    论饲料企业质量管理体系

    信息发布者:qsyfkp
    2017-12-06 18:09:17   转载

    一、饲料企业构筑质量管理体系长效机制的必要性
      1、进一步全面宣贯ISO9000族标准的需要。ISO9000族标准是系列标准,其结构互为补充。企业通过了质量管理体系的认证,仅仅证实企业具有提供“满足顾客要求”和“适用法律法规要求”产品的基本能力。从管理角度来看,这种质量管理体系尚不够完整,从提升企业总体业绩与效率方面考虑尚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所以,企业有必要继续按照管理者推动方式,在完成的质量管理体系基础上,按照ISO9004的要求,构筑质量管理体系长效机制,使之更全面,以获得更多收益。
      2、实现质量管理体系正常运行和持续改进的需要。IS09001:2000的核心思想是持续改进。持续改进的目的是增强顾客满意程度。目前,国内许多饲料生产企业已按ISO9000标准建立了质量体系并通过了认证。相对而言,通过质量体系认证是短期的带有一定突击性的工作,而改进质量体系则要进行长期不懈的努力。有一些饲料企业通过了认证之后,在运行中遇到了很多困难,由于不能持续改进,结果失去了认证的作用,质量体系不能有效地运行,产品及服务质量依然没有得到提高,长此下去,便会逐渐失去用户,失去市场。所以说质量体系是否有效,关键在于改进。正像庄稼必须经过一定时间的生长期,得到充分的光照、水和空气等才能更加香甜一样,ISO9001:2000体系还需经过不断的P(计划)—D(实施)—C(检验)—A(修改),遵循否定之否定规律,给它以足够的生长期,它才会给我们到来累累硕果。如果浅尝辄止,或半途而费,或不了了之,或流于形式,那么,ISO阶段性成果就会浪费,被专家誉为“财富”的文件就会成为一堆废纸,即使用了,也只不过是昙花一现的装扮而已。
      3、反映了一种先进的企业管理理念。质量管理体系长效机制的好坏体现了企业管理的优劣程度。从管理的基本原理和逻辑结构看,质量管理体系有效运行和持续改进是企业正常管理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如果没有质量管理体系长效机制,等于切断了组织管理通向更高层次的通道,其管理将会在固有水平上循环,最终导致体系僵化或失效而被市场淘汰。
      4、是提升饲料企业整体质量管理水平的需要。目前部分中小型企业质量意识不强,没有科学、完善的质量管理制度和必要的质量控制和检验设施条件,对进厂的原料和出厂的产品质量缺少监控手段,特别是对饲料卫生指标,没有采取措施,进行有效的控制,使饲料质量不尽人意。因此,管理体制、管理水平的落后严重制约了饲料企业产品质量的提高。
      二、构筑ISO质量管理体系长效机制的步骤
      按照ISO质量手册规定,ISO质量管理体系的实施包括P(计划)→D(实施)→C(检验)→A(修改)四个渐次循环过程,达到持续改进的目的。那么,构筑ISO质量管理体系长效机制的意思就是建立一个在相当长时间内有效的由P→D→C→A四个渐次循环过程构成的机制。在这四个过程中,企业决策层应分别充当经纪人、运动员、裁判员和教练四种角色。
      1、过程P即通常所说的准备阶段,在这个阶段,决策层是经纪人,为贯标创造好的内部和外围环境
      一是舆论上的准备。在这个阶段,首先要加大宣传力度,使企业有关部门了解ISO9001:2000体系及在企业管理工作中取得的阶段性成果。为此,宣传素材可以从三个角度着手:一是鼓励广大职工写贯标心得体会;二是广泛收集企业内部各部门的受益情况;三是与企业的顾客召开座谈会、走访、问卷调查等形式,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
      二是贯标意识上的准备。从大部分职工不认识、读不出“ISO”几个字母或者读起来脸红开始,贯标意识从无到有,从浅入深地建立起来了,但还有少数职工还有“一阵风”的思想,认为“认证完了就完了”;有的职工只问:“ISO9000什么时候搞完?”他们仍然以为这是应付领导和上级检查,对“持续改进”的认识不够。基于这种现实,我们要天天讲、月月讲、年年讲ISO9000,反复不断地灌输贯标的意义;企业要通过职工大会、宣传栏等形式定期或不定期的宣讲ISO9000认证知识,要定期组织各个层面的学习,把ISO文件学精学透。
      三是人力、物力资源上的准备。除了加强广大职工的普遍认识外,还要继续培养和锻炼一批业务素质高的贯标骨干,大胆地让他们开展工作。企业要组织这些骨干座谈和探讨,提高他们的业务能力。
      四是监督机制上的准备。根据ISO文件中关于岗位职责和考核细则的规定,企业还应制定操作性更强的实施细则,尤其要作到有奖有罚,决不能为罚而罚,使人人学“法”、知“法”,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一级管一级,既可从上级考到下级,也可以从下级考到上级;既可上级评议下级,也可以下级评议上级;也可以双向进行。
      在各项准备工作就绪后,决策层要根据现有条件制定中心的质量目标,各个下属部门制定相应的分解目标。
      2、过程D即实施过程,决策层充当运动员
      ISO的最大特点就是从决策层和管理层、管理制度入手,是管理层的自省和自律,可以说是他们“自己跟自己过不去”。从这个意义上讲,决策层是运动员。在此基础上,充分利用准备好的条件,将目标一一实现。在实施过程中,企业领导层要充当下级部门的裁判员,要发出“起跑”指令;遇到共同的问题,要叫“暂停”整改;要将犯规的运动员亮黄牌或者红牌。在实施过程中,决策层带领下属各个部门贯标时,要掌握好节奏;要适时指导下属部门的工作。
      3、过程C即检查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决策层充当裁判员
      准备了检查标准和奖惩制度后,检查人员要照章办事。ISO像其他新生事物一样,总会遇到来自习惯势力的攻击甚至引起反弹。此时,决策层不要被暂时的困难吓倒,要迂回前进。所以,在继续推进ISO进程时,以极大的作用力克服反作用力。对做得好的单位和个人进行表彰奖励;对拖后腿者,要严厉批评甚至处罚。要肯定成绩,找出差距,限期整改。
      4、过程A即修改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决策层充当教练员
      教练的职责就是教运动员用科学方法训练,达到取得好成绩的目的。科学的方法就是一种思路。比如说,在各级文件实施过程中,要敦促员工克服不爱动笔的老习惯,要写我所做,做我所写。也就是说,做了的事,一定要记下,登记在相应的记录本上。其实,各种登记在当今讲究契约和证据的时代,对责任追究是极其必要的。记录甚至是一种自我保护的手段,是自律和他律的好方法。在修改过程中,各级执行者要有耐心和爱心。部分企业从业人员有些文化层次低,甚至有的是文盲。有时候觉得和他们讲解有点儿对牛弹琴。
      三、构筑饲料企业质量管理体系长效机制的措施
      1、实施质量意识与质量第一的策略。质量是企业的生命,质量意识是企业的灵魂。建立质量经营管理要从思想上以顾客的需求为目标,动员各部门和全体员工,在全过程中实施质量、成本、交付、服务等系统的管理,从降低质量成本、优化成本控制入手,提高质量效益。
      2、应贯彻预防为主。GB/T19004.1—1994的引言中特别指出,企业的质量体系“应确保影响其产品的技术、管理和人的因素处于受控状态,无论是硬件、软件、流程性材料还是服务。所有的控制都应针对减少和消除不合格,尤其是预防不合格。”对质量体系及产品已经出现的不合格、缺陷或其他不希望的情况所采取的纠正措施,虽然可以消除和减少问题的再发生,但是问题既然出现了,就已经造成了质量损失。如果是已经出售的产品,还可能出现顾客索赔,使企业从市场占有上、质量信誉上蒙受更大的损失。正因为如此,早在十多年前,日本在开展TQC活动中就已经提出不允许使用“防止再发生”一词,要求企业养成从一开始就不能失败的信念。我们的企业尽管现在仍必须不断制定防止再发生的纠正措施,但也不能总是习惯于出了问题才纠正,无奈于亡羊补牢。而必须在整个质量体系全面贯彻预防为主的思想,积极制定有效的预防措施,认真分析产品的规范及与产品质量有关的所有过程、操作、质量记录、服务报告和顾客意见,确定可能出现质量问题的根本原因,预先消除一切可能产生不合格(包括潜在不合格)的因素。做到见微知著,防患于未然。
      3、应进行持续的质量改进。企业的质量体系总是处在适宜—不适宜—适宜、有效—无效—有效这种无限循环的动态发展状态。对质量体系中组织结构、资源以及每一项活动和过程的每一次改进都是一次飞跃,可以提高质量体系的效益,为企业及顾客提供更多的收益。因此,进行持续的质量改进是促进质量体系不断完善、不断更新的重要手段。为了搞好质量改进,首先,企业的高层领导应对质量改进给予足够的重视,创造必须的环境条件。第二,要使企业的全体职工对质量改进形成和保持一种共同的观念和行为。第三,在质量改进中也要全面贯彻预防为主的思想,积极寻求和准确把握进行质量改进的机会。从预防问题发生着手,而不是等出了问题、造成了质量损失再去改进。能做到这些方面,就为企业进行持续的质量改进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也为保持质量体系有效运行提供了可靠保证。
      4、应加强内审和管理评审。内审和管理评审是企业质量体系的主要自励机制,是实现企业自我完善的重要管理手段。企业抓好内审和管理评审,首先,要从时间上予以保证,做好内审和管理评审的计划,务必按期按计划进行。计划中也应考虑情况的突然变化,如出现重大质量事故或顾客投诉等,则应根据需要随时安排。第二,要从人员素质上予以保证,即要有经过培训、有一定经验、可以胜任的人员参加。第三,也是最重要的,要从工作质量上予以保证。企业要明确,进行内审主要目的是为了确定质量体系的有效性,对内审出现的不符合项必须抓好纠正预防措施的制定、落实及效果检查,通过纠正预防措施的实施促进质量体系有效运行。而进行管理评审的主要目的是为了确定企业的质量方针、目标的总体有效性,并根据内审结果及由于技术进步及市场、质量概念、社会要求等的变化对质量体系的适宜性进行评价。管理评审的结果应导致对质量体系的改进,其中应特别重视对顾客意见和要求的处理,不断提高质量体系持续向顾客提供符合规定要求产品的能力。企业如果能切实抓好这两项工作,认真去做,必然对提高质量体系的适宜性和有效性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5、大力开展以质量价值观为主的质量文化培训工作。开展好质量文化建设,必须加大力度,开展认同培训,使员工形成共同的质量价值观。一是针对ISO9000标准知识的培训枯燥、乏味的问题,采取多种形式,如放幻灯讲大课,小范围讨论式、专题答疑、多媒体放映等方法引人入胜,激发员工学习的自觉性,加深了对标准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二是按照各类人员在综合管理体系中的作用不同而设计不同的课程分批培训,分别设定内审员、推进员、处级以上人员、最高管理层培训和全员培训课程,有的放矢,针对性强,效果好;三是除课堂教授认识集团价值观外,还应对员工进行岗位行为规范培训使他们明白自己应当怎样做,不该怎样做,使其具有初步的规范;四是精心进行管理体系策划,运用IS09000的管理原理控制综合管理体系的设计质量,从而保证管理体系建立和维护的质量。五是科学设计体系框架并严格控制体系文件质量。设计体系框架采取从企业的职能定位,分解过程和流程,确定主控程序和支持程序文件,分解程序的控制范围,按流程的思路进行文件编写;六是实现全面质量管理。通过对所有部门和所有过程的统一控制,实现企业运行的连续性,提高效率,从而带动效益的增加。七是运用现代化管理手段,全面使用计算机管理,运用办公自动化系统运作综合管理体系。八是加强质量管理的评审工作,给体系的改进注入动力。
      6、应不断完善质量体系文件。随着企业质量体系的运行,作为质量体系文件化的程序、质量手册、程序文件和作业文件等也应当不断修改和完善。一般有以下几种情况,第一种是由于企业对标准理解的逐步深入,为了进一步提高这些文件符合性的修改;第二种是由于客观环境变化,为了符合企业的实际情况,提高这些文件适应性的修改;第三种是由于内审、管理评审或认证复审中发现了问题,为实施纠正措施而涉及到对这些文件纠正性的修改;还有一种是为了防止质量管理工作与企业管理及标准化管理工作形成“两张皮”,使这些文件与企业管理及标准化管理文件相互协调一致,提高其协调性的修改。无论是哪一种修改,最终都是为了保证质量体系文件的适宜性,并使这些文件具有更强的可操作性。从而进一步提高企业质量体系的运行效率。
      综上所述,饲料企业取证之后只是质量管理工作步入正轨的开始。要使企业始终保持稳定而优异的产品质量,必须持续地保证质量体系有效运行,不断地完善企业质量体系,努力提高质量管理水平。为此,企业应努力做到本文提到的如何保证质量体系有效运行的几个方面,与此同时,还应特别注意充分发挥企业上上下下各类职能人员的能动作用,还应辅之以奖惩,激发广大职工保持质量体系。

    打赏捐赠
    0
    !我要举报这篇文章
    声明 本文由村网通注册会员上传并发布,村网通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村网通立场。本文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予以删除!